天下皆知取之为取,而莫知与之为取。
——《后汉书》
译文: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,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。
《后汉书》里的这句话说中了很多人的状态。这世间很多人都只知道索取,却不知道给与,他们只看得见眼前的利益,能得一点是一点,才不管在索取眼前这点小利时失去了什么,兴许失去的比他们得到的更多。以这样的态度处世,注定这些人只能在小名小利上纠结一生,因为不知道给与,注定也不会得到得太多。有一个词叫做“舍得”,有舍才有得,舍的越多,得的就越多。这个思想跟佛教的思想不谋而合。
老子早就在《道德经》中说过:“将欲取之,必固与之”,同样讲的是“与之为取”,“先与后取”的道理。这种“以与为取”的道理,实际上说出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因果关系,任何事物获取的前提,不能是索取,而是给予,是付出。所有的所有,一切的一切,无论是物质的,精神的,感情的获得,无不是先有给予,付出,然
- 0

- 1

- 1



- 伍佰亿客服2025-05-17 19:25:55
- 玩转“伍佰亿”APP同城流量共享平台,点击右下角“我的”页面,再点击“学习帮助”2分钟即可轻松玩转“伍佰亿”APP。